多位世界一流物理学家云聚清华谈基础物理学未来发展
清华新闻网2月25日电 (记者 李 含)2月23日晚,“和世界一流物理学家对话: 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活动在bat365在线平台主楼后厅举行。八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做客对话会,共同探讨希格斯粒子发现对基础物理学的影响、基础物理学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可能发挥的作用。bat365在线平台校长陈吉宁出席活动并致辞。bat365在线平台数学科学中心主任、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主持对话会。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杰拉德·特霍夫特(Gerard ‘t Hooft),菲尔兹奖和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尼玛·阿卡尼-哈米德(Nima Arkani-Hamed),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尹坎德拉(Joseph Incandela),狄拉克奖和樱井奖获得者鲁加诺·玛亚尼(Luciano Maiani),日本东京大学卡弗里数物连携宇宙研究机构主任村山齐(Hitoshi Murayama),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等八位世界一流物理学家作为嘉宾参加论坛。当晚的后厅座无虚席,很多兄弟院校师生也专程来到清华,聆听物理学顶尖学者对于未来物理学发展的分析与展望。
图为陈吉宁致辞。
陈吉宁代表清华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对国际高能物理合作与研究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陈吉宁表示,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发现未知,创造新的知识。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激发青年学生学习基础物理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学习研究之路,而这些学子中的某些人,将来很可能也成为杰出的科学家,用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推动世界科学研究发展。
希格斯粒子被发现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这是国际高能物理界最热点的问题。
图为丘成桐主持论坛。
丘成桐表示,此次论坛讨论的基础物理学未来方向问题,旨在在未来建立一流的科学。他说,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建造下一代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并转化为质子对撞机。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同学参加面对面讨论活动,这些同学将是未来科学重要研究的参与者。
图为八位物理学家做客对话活动。
随后,八位物理学家依次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几位科学家肯定了希格斯粒子发现的意义,他们认为,下一代粒子加速器将会为人们认识世界带来重要突破,未来中国将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为物理学家演讲。
尼玛·阿卡尼-哈米德回顾了物理学的进化,他指出,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空前的成就,也预示了新时代的开始。科学家在未来必须探索更微观的世界,建造更高能的加速器进行对撞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王贻芳介绍了中国开展高能物理实验的研究情况。他表示,希格斯粒子发现后,中国有了一个机会,即利用成熟的环形加速器技术建造希格斯粒子工厂,来研究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课题。而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项目同时能吸引更多杰出青年学者和世界顶级科学家来工作。
图为论坛现场。
戴维·格罗斯表示,量子化也是困扰物理学家的一大难题。物理学提出了很多理论设想,而实验是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理论,推动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简单直接途径。中国筹划进行的加速器实验将会和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样引人瞩目。
杰拉德·特霍夫特强调了标准模型对物理世界的重要性。他指出,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进一步验证了标准模型的准确性,但它并非完美。下一代高能物理对撞机的建设,将会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一次革命。
爱德华·威滕认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伟大革命,但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答,如宇宙的起源,粒子质量的起源。他表示,在目前对撞机的能量上,再提高一个数量级,将会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上推前一大步。现在也正是中国成为这一领域领袖的最好时机。
鲁加诺·玛亚尼、约瑟夫·尹坎德拉、村山齐也在演讲中分析了开展对撞机实验的重要意义。
演讲结束后,几位嘉宾与现场师生互动,就物理学实验、高能物理等问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本次活动由bat365在线平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清华电视台和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对活动进行了实时网络直播。
视频新闻请点击:http://tv.tsinghua.edu.cn/folder1/news/2014/02/2014-02-282195.html
编辑:范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