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人物 - 正文

做英语写作的快乐导游

———记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张文霞教授

学生记者 向小雨 郭智慧 裴俊巍

张文霞

     张文霞,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测试学。其参与完成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主编的《新英语教程系列教材》(第四版)获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bat365在线平台优秀教材特等奖,参与主持的“构建文化交互平台,提升学生外文素养:bat365在线平台外语文化活动月的创新与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bat365在线平台“良师益友”等荣誉称号。现任bat365在线平台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外文系党总支书记,全国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等职。2012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2年12月10日下午4点,bat365在线平台本科生春季学期课程预选结束。外文系教授张文霞开设的“快乐英语写作课”课容量为40人,却吸引了几乎超出了额定人数一倍的同学报名选课。

  张文霞开设的这门课究竟有什么“魔力”会吸引到这么多同学?它与其他课程有何不同?同学们能从中获得怎样的知识和启示?

  在清华任教的26年中,张文霞勇于开展英语教学改革,率先提出“快乐写作”的教学理念。她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用心与每一个学生交流,主讲的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

“酒神的欢愉”快乐学习英语写作

        与一般写作课不同,“快乐英语写作课”十分强调同学们的体验、参与和互动。张文霞说:“这门课的全称是 ‘酒神的欢愉———快乐英语写作’。众所周知,希腊神话中酒神的欢乐象征着人类本性的狂欢,我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门课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和欢乐,那种回味会如美酒一般甘醇。”

  张文霞指出,不少同学在进入大学后,仍带有高中时“三段式”的英语写作习惯。针对这一现象,她提出了 “taskspecificwriting”(特定任务写作)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在求职信函、故事创作等具体化的写作要求下,需要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格式,有筛选地组织文章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克服过去笼统、抽象的写作弊病。”

  张文霞在设计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时并没有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而是有步骤地提出8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考察学生。同学们的成绩大部分取决于个人投入的努力及全程的参与度,而非单纯的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

  同时,张文霞还在英语写作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相融合的教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她是清华最早将批改网 (英语写作自动评阅系统)和体验英语写作资源平台引入本科英语写作教学的老师,特别是引入了人机共评的多维度、多模态写作评价模式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同学们先借助网络和体验英语写作资源平台学习“精巧技术”,机器测评中大量的语料库会给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同组同学互评,最后由老师对文章做全面点评。在循序渐进的交流学习中,每个人都能得到语料库、同学和老师的同时反馈,写作水平会得到较大提升。

张文霞与同学们密切交流。

  这样的互动学习模式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课堂很轻松,也能学到不少东西。每次作文先自己写,然后在网上修改、同组互评,再经老师评审,受益颇丰。”而与同学们融洽的沟通,往往能带给张文霞更多的教学灵感和激情。

锐意探索 英语教学改革的排头兵

        “快乐英语写作”的教学理念,根植于张文霞多年来对英语教学改革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探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典型特征是重视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等应试题型,却忽视关键的听说训练。针对这一问题,张文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不希望中国未来的精英们变成英语考试中的“巨人”、应用语言的“矮子”。于是张文霞决定,把她执教以来开设的第一门课定为英语听说课程。1996年,清华改革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开始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教学与考核,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启了一股新风气,张文霞作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也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1世纪初,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还停留在硬性规定学生选择大量基础英语技能课的阶段。然而,这样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培养出更高质量的英语人才。为此,时任外语系副主任张文霞等人果断倡议,英语教学改革要将目标转向培养综合性人才。这一大胆破冰的举动再开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先河。

  随后,清华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大量英语精品选修课,学生们在必修英语基础课的同时,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课程。除了强化“听说读写”基础训练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选择 “商务英语”、“国际会议交流”等应用性强的课程,更有“美国社会与文化”、“英文报刊选读”等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10多年前的这项举措,对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大胆的尝试。经过多年探索,这一创举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4年,“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多年来,张文霞探索英语教学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最近,她和外文系相关负责人调查发现,原有的清华水平一考试已不能完全适应同学们当下多样化的专业需求,为此她们又在2011级学生中实行了一次改革,即如今的清华英语水平考试。

  怀揣锐意改革的决心,满怀朝气蓬勃的热血,饱含挚爱清华的真情,张文霞二十年如一日推动清华英语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廿六岁月 一颗依恋清华心

        “教清华的学生,确实是一个挑战。”张文霞笑着说,“因为从学生到家长,都会有很高的期望。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张文霞每学期坚持至少开一门本科生英语通选课,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她能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改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以适应同学们不断变化的需求。

  如今,张文霞的学生已不完全来自中国,还有来自美国加州的英语文学教师。张文霞向这些“特殊学生”传递的,更多是有关应用语言学、教学与测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指导这些外籍学生并和他们交流,张文霞也得以从更为国际化的视角去思考和实践更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教学、科研、行政三肩挑的教授,张文霞始终将教学放在第一位。她非常注重提高上课效率,也一直在尝试将讲授具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

  张文霞在清华埋头工作了几十年,她对这里已有了深深的依恋之情。“刚来清华的时候,周末我时常会叫上三两同学,骑车出门,自在郊游。那个时候没有太大压力,那种生活方式让我深深喜欢上了这里。”张文霞在香港理工大学读完博士之后,虽然有不少留港的机会,她还是毅然回到了清华的怀抱。“那时的我心系母校,我离不开这个地方。”

  “清华对我最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原则底线,二是理性严谨。”张文霞深有感触地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无形地影响着她、改变着她,让她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所以她把“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当作原则底线。同时,张文霞也谈到,自己以前是一个纯粹的文科生,爱看小说,偶尔“文艺”一下,可是清华理性、严谨的“工科范儿”又教会了她用理性机制来保证工作的有条不紊。

  平时的张文霞非常注意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她喜欢一杯咖啡、一段谈话的惬意时光,午饭时间也会与同事愉快闲谈,也许无关教学和政事。但是她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路上从不曾停下自己的脚步,每当需要她再一次为英语教学提出新的建议时,她便会从容不迫地开始又一项工作议程。

    来源:新清华  2013-03-22

 

2013年03月27日 14:33:0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bat365在线平台新闻中心版权所有,bat365在线平台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