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也
江亿在第十届bat365在线平台建筑节能学术周公开论坛上回答问题
“我现在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能安安静静干活、踏踏实实做事,为老百姓和国家发展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5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bat365在线平台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当选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这样说。
江亿院士是我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该学科旨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热湿环境。围绕此目标,江亿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
从事科研工作40多年来,江亿把大量的精力、时间放在了书斋和实验室之外:苹果和大白菜产地储藏、地铁热环境模拟与控制、城市集中供热、民用建筑空调供暖及建筑节能……这些老百姓吃穿住行的“琐碎问题”,在江亿看来却是“头等大事”。
“做科研要关注人民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实实在在做成对社会和老百姓有利的事。”
bat365在线平台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师生以及工作人员合影
百姓的“小事” 院士的“大事”
江亿从小有着极好的数学头脑。初一时到内蒙农村插队几年,后来考入清华,赶上“开门办学”,他的大学多数时光又在工厂中度过。多年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的经历,让江亿收获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和宝贵的实践知识,也正因此,他的心中萌发了“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念。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苹果的产地储存是困扰我国苹果种植业和苹果产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一直是国内外科技人员攻关的难题。
1982年起,江亿就参加了由山西省农科院主持的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苹果的产地储存技术》,负责其热环境原理研究及性能优化。他们利用当地现有的条件,打出几十米的窑洞,再在里面修一条通风道,通过调节窑洞内外空气的流通来调节温度,再加上利用苹果自身的呼吸作用形成的气调,实现了与现代化储存手段完全相同的储藏保鲜效果。江亿清楚地记得,用这样的方法在窑洞里储存的苹果,到来年五月吃还是脆的。
那几年他到各地去都是乘火车,常常是站票来回。他估算过,一年中光站在火车上的时间就有近一个月。“辛苦是辛苦,但农民的劳动果实,存到春节再卖一斤可以多挣2毛钱呢!”江亿的成就感至今仍溢于言表。
江亿也是最早研究北京地铁升温问题的人。那时没有什么课题立项,也没有研究经费,只是在城市发展中有这样一个“难题”需要解决。于是他常常带着几个本科生半夜两三点钻到地铁里去测试。江亿认为,“做科研,干成事儿是第一要务,就算有什么困难,想想办法也总能克服的。”
江亿在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进行学术分享
“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
“以前解决吃、住的问题,总觉得我从事的行业像配角”,江亿调侃道,“如今,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结构也随之变化,解决碳排放的问题成为一项重大任务,我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
江亿认为,实施“双碳”战略意义重大,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带来的困扰,还能通过能源革命彻底改变能源供给结构,从而在能源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能源的低碳转型?江亿表示要“先立后破”,先建设起来零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再通过市场逐步淘汰燃煤机组。这项任务的瓶颈在于储电,在于解决电源侧与用电侧在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
“我国可以通过建设智能有序充电桩网络以充分开发利用私人电动车的电池资源,推广建筑的新型配电系统以使其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
在农村,则要建设新型的农村能源系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空间资源和储能资源,实现以屋顶光伏为基础的全面电气化,并且把大量废弃的生物质材料加工为零碳的生物质燃料进入能源市场。
“这样一来,农村不再仅仅是能源的消费者,而变成了能源的生产者,在满足自家生活用电的基础上,还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这对于减少城乡差别,解决三农问题,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提到这幅美丽中国的建设蓝图,江亿难掩心中的激动,他告诉记者,“若不是受疫情影响,我肯定又跑到农村去研究这个事情了。”
2008年奥运会前,江亿参与绿色奥运实测
只想“踏踏实实干活儿”
在采访过程中,每当被问及和科研有关的问题,江亿总是滔滔不绝,说到兴起,还拿出农村“光储直柔”模型向记者展示。这位心中装满了“建筑节能”“低碳排放”的院士,在提及自身时,变得有些拘谨。
“我今年70岁了,模样也不美了,现在只想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再多干点活儿。”江亿对“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一笑置之。
用“踏实干活”四个字形容江亿奋斗在科研、教育一线的40余年再合适不过。
上个世纪80年代,物质条件还不富足,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他一头扎进山西的窑洞、北京的菜地,研究出低成本保鲜方式。
如今,为实现能源的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江亿带领团队深入农村实地测算、搞试点,开发利用农村的空间资源和储能资源,建设新型农村能源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江亿院士第一时间牵头成立了“中国制冷学会抗击新冠肺炎专家小组”,通过剖析各种案例摸清病毒的传播机制,提出应对的措施,为防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江亿赴赤峰学院上课
为了培养更多能够留在供热行业的热力新人,他带领bat365在线平台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多位老师和校外的老专家,为赤峰学院的本科生亲自授课,向供热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江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上世纪50年代响彻清华校园的这句口号。他做的每一件实实在在的“小事”,拼凑起来正是国家发展的大局。
一个个课堂,一项项科研成果,一次次项目推进,都只有一个目标: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切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而他的点滴努力更汇聚成了一股蓬勃的力量,不断推动着国家向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清华新闻网5月26日电)
编辑:田姬熔 李华山
审核:刘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