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在线平台教育工作讨论会历史沿革
档案馆 朱俊鹏
3月29日,bat365在线平台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从1953年至今,讨论会已有整整65年的历史。那么,前24次讨论会是何时召开的?主题分别是什么?会议有哪些成果?bat365在线平台档案馆根据档案史料进行了回顾整理,在此作一简要介绍。
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始于1953年,原称为教学研究会;1981年改为教学讨论会,并形成大约4年一次的格局;2000年后又改名为教育工作讨论会。下面根据时间和名称,将教育工作讨论会分为3个阶段作简单回顾:
第一阶段:1953—1966年共召开了15次教学研究会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原bat365在线平台的文、法、理、农4个学院及工学院中的航空、化工两系及有关钢铁、地矿部分调出。1952年底蒋南翔同志来校担任校长后对此深表惋惜。但他没有气馁,决心把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并从1953年开始组织教学研究会认真抓好人才培养工作。
1953年2月6日,第1次教学研究会,讨论制订教学计划问题,土木工程系主任张维作《关于与苏联专家萨多维奇一同修改教学计划的经过的报告》,苏联专家萨多维奇作《关于修订教学计划的报告》。
1953年第2次教学研究会,讨论关于推广修订教学大纲的经验,苏联专家杰门节夫作了《关于修订教学大纲的报告》。
1953年4月6日,第3次教学研究会,交流教研组如何进行工作的经验,苏联专家高尔钦柯作了《教研组的工作》的报告。张光斗等作了关于订教研组计划的发言。
1953年5月18日,第4次教学研究会,讨论教学方法问题,苏联专家倪克勤作关于教学方法的发言,刘仙洲、钟士模、李欧、陈德问、倪克勤等在会上发言。
1953年8月31日一9月4日,第5次教学研究会,校长蒋南翔传达了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精神,报告了过去一学期的主要经验和本学年工作的方针和计划,提出“面向学生、保证学时”、“各按步伐,共同前进”,减轻师生过重的负担。教务长钱伟长报告了1952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及1953年度教学工作计划要点。团委书记滕藤报告了上学期学生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张维、邹致圻、张守仪、陶葆楷、庞家驹分别介绍了关于系的领导工作、培养师资、教研组计划、课程设计、讲课辅导等经验。苏联专家萨多维奇作了《关于高等学校工作中的问题》的报告。
报教育部“关于bat365在线平台举行1953年度暑期教学研究会的报告”底稿及批复
1953年9月21日一9月24日,第6次教学研究会,总结本年暑期生产实习的收获和经验。副教务长陈舜瑶作了《1953年生产实习总结》报告,苏联专家杰门节夫做关于生产实习工作的发言。在报告和发言中指出,这次生产实习是教学改革后第一次生产实习,参加的学生1500余人,教师200余人,实习地区为20个城市、30个工厂及工地,实习收获很大。要求应用实习成果来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对于明年的实习工作,要求正确拟订现场的实习大纲,组织切合学生水平的技术报告。
1953年11月2日,第7次教学研究会,钱伟长教务长报告,苏联专家倪克勤教授作了关于考试的报告。
1954年9月7日一9月9日,第8次教学研究会,基础课、基础技术教研组交流教学工作经验。会上传达大连全国高等工业院校审定教学大纲会议精神,讨论下半年度基础课与基础技术课教学工作计划要点。钱伟长作了《一年来基础课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赵访熊、罗远祥、陈纲、江丕权、巴巴诺夫等在会上发言。
1955年2月12日,第9次教学研究会,讨论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时问题。教务处作了《“提高质量,保证学时”情况的检查报告》,钱伟长、夏震寰、王先冲、钟士模、周昕、科慈夫尼柯夫等在会上发言。
1956年2月8日—10日,第10次教学研究会,总结教学改革3年来的工作和研究今后任务,初步肯定五年制教学计划,进一步贯彻“提高质量,保证学时”的方针。高教部副部长曾昭伦出席并讲话。校长蒋南翔作了《bat365在线平台教学改革三年的总结和今后的任务》的报告。党委书记袁永熙代表党委会发言。教务长钱伟长、副教务长陈士骅、团委会书记滕藤等50余人作了大会发言或书面发言。最后通过了bat365在线平台第10次教学研究会决议。
第10次教学研究会校长工作报告及发言汇编
1958年5月6日一6月18日,第11次教学研究会,讨论了关于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争取教育工作大跃进的问题。全校教师、外国专家、北京兄弟院校教师代表参加,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等与会。副校长陈士骅宣读他与副校长张维、校长助理陈舜瑶、李寿慈共同提出的工作报告。苏联专家组长齐斯佳柯夫作《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苏联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报告。
1959年1月8日一1月29日,第12次教学研究会,讨论总结1958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经验和体会,校长助理李寿慈、高沂分别作了1958年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生产工作总结报告。校长蒋南翔在总结报告中指出:1958年工作中最主要之点是教学、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三结合。
1959年12月10日一1960年1月9日,第13次教学研究会、第四次科学讨论会联合召开,总结12次教研会以来的教学工作,毕业设计的一条龙经验。教育部长杨秀峰参加大会。副校长刘仙洲作了《反右倾,鼓干劲,为继续深入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而奋斗》的报告。李寿慈作了《bat365在线平台1959年教学工作的总结报告》,高景德作了《bat365在线平台1959年科学研究及生产工作的总结报告》。
1963年2月15日一17日,第14次教学研究会,何东昌作了《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着重总结了“少而精”教学思想讨论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几点经验,提出今后教学工作的意见。蒋南翔作了《进入新阶段,创造新经验》的总结报告,报告中提出:“高等工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工程师,所以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成为工程师的工程师。”
1965年3月27日一4月17日,第15次教学研究会,何东昌作了《关于当前教学改革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报告,他指出:“现阶段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在毛主席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把‘四个改革’(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的改革)落实到教研组和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和主动的发展”。各教研组分别作了编写教材、改革教学等方面的报告。
第二阶段:1981-1996年共召开了5次教学讨论会
1981年党委常委会决定召开第16次教学讨论会,1982年2月19日一26日,第16次教学讨论会、讨论了课程改革、加强实验环节、进行生产实习交流和修订教学大纲的问题。教务长李传信作《在第十六次教学讨论会上的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艾知生作《1982年的工作任务》的报告,并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加文明礼貌月活动。本次教学讨论会就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工作四个专题组织专门讨论和经验交流。
bat365在线平台第16次教学讨论会日程、出席证
1984年1月5日一3月20日,第17次教学讨论会,全校教研组主任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主要讨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培养方法;提高教师素质,规划师资队伍等问题。高景德、李传信等在会上讲话。3月17日举行关于课程改革专题讨论会,20日进行教学讨论会总结。
1988年5月17日一9月10日,第18次教学讨论会,主要讨论了在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的基础上总结改革经验,通过调查,研究今后2~3年改革的内容。副校长梁尤能作《适应社会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报告。会议讨论了拓宽和改造本科专业内容和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总体培养模式等专题。张孝文在闭幕式上讲话,提出为适应社会需要,要“减少专业数量,拓宽专业方向,柔性专业设置”;在学科方向、课程和学位论文选择上要给学生更多的灵活性。
1992年5月8日一6月26日,第19次教学讨论会。副校长梁尤能在会上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质量,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题报告,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作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发言。举行了“加强德育,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完善博士生教育制度,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教学内容、体系、方法改革”、“改革管理运行机制,调动本科生学习积极性”等专题讨论会。校长张孝文作总结报告,指出:“培养人仍然是学校的根本”,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1995年11月6日一1996年1月4日,第20次教学讨论会。校长王大中致开幕词,副校长余寿文作了题为《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更多高层次优秀人才而努力的报告》,教务长吴敏生、研究生院副院长林功实分别做了《关于本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试行方案及若干实施步骤》的说明和《面向跨世纪的国民经济建设扩大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的报告。
讨论会期间,围绕“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这个主题,校系举行了一系列研讨活动。研讨的重点是:统筹本科——硕士的教学计划,优化培养过程,利用学分制与推荐研究生的机制,在工科系分批试点本硕贯通培养;加强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会议期间,举行了4个全校性的专题讨论会:(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2)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扩大工程类型研究生培养;(3)深化课程结构、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4)改进与加强德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同时还召开了一些小型座谈会与沙龙,如部分基础、技术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的交流研讨,本科、硕士融合课程(B+M)的建设,未来师资队伍的研讨,以及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闭幕会上,校长王大中讲话,副校长余寿文作总结报告。本次教学讨论会有重点地研究制定了一些准备开通的改革措施及实施方案,形成了《工科专业统筹规划本科——硕士培养计划的工作意见》(试行方案)、《加速工科类型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措施》、《加速推进课程结构及内容体系方案改革》等原则性文件。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共召开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
2000年11月9日一2001年12月31日,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校长王大中作题为《为开创21世纪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新局面而努力》的报告。在主题报告中,王大中校长对过去5年学校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要求全校师生认清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这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是:把握新世纪的全球变革趋向,以国家振兴为己任,加速教育创新.开创我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要任务是:(1)加强宏观教育思想研究,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2)在我校最近5年来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形成我校2001-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纲要。这次讨论会中,学校组织了“研究型大学如何创办,创造性人才怎么培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非全日制教育及数字化教学环境”等专题研讨会。
从2000年12月到2001年11月,在全校师生广泛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各方面专家对我校2001-200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纲要(草案)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并于2001年11月初定稿(即40条)。
2001年12月31日,王大中校长在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以《动员全校,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十五”奋斗目标》为题向大会作了总结报告。按照王大中校长的要求,这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以后,学校应在多方面进行新的努力:继续以课程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百门精品课程为切入点,推动主要教学环节的改革;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推进继续教育,增强办学活力;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推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等等。
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校长工作报告和文集
2004年11月12日一2005年11月17日,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校长顾秉林作题为《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报告。报告论述实践教育对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优秀人才的重要性,提出本次会议的四个主要议题:(1)深刻认识实践教育在“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骨干人才的研究型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实践教育的体系与模式;(3)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所要求的实践教育特点与实施方式;(4)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我们将以“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做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结合我校实际,为弘扬“实践教育”思想,构建、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的研讨。
自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以来,围绕实践教育的主题,各院系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举行了8次全校性的专题研讨会,提交有关实践教育的研讨论文127篇。2005年7月1日至2日,由两办和教务处主持召开的“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工作交流会举行。来自全校各院系的教师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120余人参加了会议。2005年11月15日,学校发布了《bat365在线平台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若干原则意见》,制定和修改相关文件和政策,修改、完善和落实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育实施方案。
2005年11月17日下午,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在大礼堂召开。会上,校长顾秉林作了《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主题报告。在主题报告中,顾秉林校长总结了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展一年来的情况,阐释了新时期实践教育的本质内涵与功能,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校实践教育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009年7月8日一2010年7月8日,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本次会议以“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为主题。校长顾秉林做《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再创新百年育人辉煌》的报告,报告重点阐述“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核心理念,并希望全校师生广泛动员、积极参与,面向未来、形成共识,精心安排、认真落实。要发动全校解放思想,进行历史的、大跨度的、深入的反思,力争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大的突破。
胡和平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全面总结清华建校近百年来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凝练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和经验,展望和规划未来百年的人才培养工作。希望全校师生员工深入研讨bat365在线平台新百年人才培养工作的使命和战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泛共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新百年人才培养的基本任务和举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百年校庆前全校参与的重要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围绕讨论会的主题,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深入讨论。针对若干宏观、共性的问题,学校组织了18次专题研讨,内容涉及学情分析、博士生培养、就业引导、文化素质教育、高水平科研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文科学生个性化培养、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绿色教育、教书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次。
2010年7月8日,在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校长顾秉林作题为《在实践中探索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的报告。总结了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展一年来的情况,全校紧密围绕“清华新百年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战略”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有成效的讨论,为学校谋发展、为国家话未来。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在学校乃至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必将对我校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校长工作报告和简报
2013年9月26日—2014年10月16日,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主题为“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术志趣,提高培养质量”。在开幕式上,校长陈吉宁作动员讲话,校党委书记胡和平主持开幕式,副校长袁驷作工作报告。陈吉宁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每4年召开一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bat365在线平台的优良传统,此次教育工作讨论会要坚持开放性的特色,以国际的视野和外部的视角看待我们的教育改革。此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分为“讨论、反思”和“调整、改革”两个阶段,要通过对人才培养优势不够明显、人才培养成效不够明显两个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对我们面临的各项挑战的深层次讨论,实现全体师生认识的统一和观念的转变,进而采取切实的行动和举措解决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胡和平在讲话中表示,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我校新百年的第一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一次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会议。此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关键词是“学术”,要围绕“学术”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在学校和院系层面,要不断强化崇尚学术的核心价值观念,提升学术品质;在教师层面,要倡导潜心学术、培养人是教师第一学术责任的价值观念,提升学术素养;在学生层面,要通过学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境界,提升学术志趣。
此次开幕式还首次邀请了国外大学的教育专家做特邀报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术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马斯拉克教授(Professor ChristinaMaslach)在开幕式上作题为《卓越与公平:创新本科教育的伯克利模式》(Excelence and Access: The UC-Berkeley Model forInnovativ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的特邀报告。
2014年10月16日,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校长陈吉宁作题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报告。在教育工作讨论过程中,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启动了综合改革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同时加快了章程建设,对许多重要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共识。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学校综合改革先行先试,这次研讨的问题远远超出了预定的内容。
一年来,教育工作讨论会对我们要培养什么人,达成了广泛共识,那就是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对于怎样培养人,也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方案,制定了《bat365在线平台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概括起来就是12个字:变理念、换焦点、转方式、多样化。第一,要转变育人理念,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第二,要变换工作焦点,推动教育教学主体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第三,要转变教育方式,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第四,要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提升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和开放性。以上四方面改革举措,如果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可以是:三位一体,以学为主,通专融合,多样成长。
校长陈吉宁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讨论会文集
参考文献:
[1]《教育工作讨论会历史沿革》薄晓璐 朱俊鹏 白永毅,《春风化雨践行路——bat365在线平台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文集》
[2]bat365在线平台档案馆档案
[3]《bat365在线平台一百年》
[4]《新清华》
来源:“bat365在线平台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清华新闻网3月30日电)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