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美国大学生就业调查 大学教育为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了吗?

来源:新清华2013-06-16 马莹 编译

  多数雇主比有史以来任何时候都更看重本科学历,但他们对大学毕业生并不满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当代美国年轻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是父辈的三倍。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大学教育在美国意味着更广的就业渠道、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本科毕业生失业率低于5%,而高中毕业生失业率是它的两倍以上。然而,这并不代表雇主对本科毕业证书所代表的能力十分满意。根据《高等教育纪事》与美国公共传媒公司旗下《市场》杂志的联合调查,约有一半雇主认为本科毕业生缺乏基本工作技能,例如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实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多的雇主仅将本科学历作为筛选的最基本要求,作为应聘者具备完成四年学习所必需的自制力和基本能力的标志。

  随着时代的前进,尤其是技术转化的加速,雇主比以往更期待受雇者从上班第一天起便能处理工作中的所有事务。密歇根州立大学就业研究中心的专家观察到,受人们日渐频繁的跳槽行为影响,原本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受培训者”(trainee,亦即“新手”)的称呼已基本消失,在岗培训对许多企业来说不再具有经济价值。因而,为就业做准备的任务落到了大学身上。当然,大学是否愿意接受这项挑战则是另一回事了。在就业中心、实习指导和为就业而设计的教学活动越来越普遍的同时,一些大学则坚持高等教育应当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更广泛而全面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职业准备。

  有趣的是,即便在思科或IBM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雇主们表示他们看重的核心技能也并非技术上的,而是思考的能力——写作与口头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研究、分析的能力。然而,恰恰是这些许多大学都在其教育理念中不遗余力标榜的能力,雇主们并没有在大学毕业生身上找到。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企业和大学在使用同样的词汇时实际所指并不相同。学校和教师们经常只从“纯粹学术角度”来定义这些能力,而雇主需要的则是能将书本知识“翻译到”实际工作中的人才。波音公司自2008年起开始根据毕业生的在职表现对大学进行排名,并将这一对内发布的排名及各大学对排名的反应作为日后配置实习及工作机会的重要依据。换句话说,只有迎合波音公司人才要求的大学才能使其学生获得更多在该公司实习或工作的机会。企业与大学在学生就业准备问题上的张力可见一斑。

  学生为了获得一种教育和一份职业步入大学,但他们在大学中追寻的未必是雇主所看重的。

  根据全国性调研数据,美国四年制本科大学的一年级学生通常把“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作为挑选学校的最重要原因。然而,《高等教育纪事》与《市场》杂志的调查表明,对雇主而言,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声誉远非他们挑选员工时最关注的因素。雇主希望毕业生拥有实际的社会经验。根据他们的反馈,在选择新员工时,学生在大学期间实习和工作的经历是他们最关心的,而学校声誉、课程相关度和学分绩则排在考虑因素列表相对末位的地方。

  乔治敦大学教育与劳动市场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上述调查结果与其他针对雇主期待的研究结果相符。“学生和家长都过分看重了大学入学筛选的重要性。实际上,经济市场比高等教育要民主得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曾经可以很自信地期待毕业后的好工作和好生活,现在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雇主首要关注的实践经验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主要就是实习或相关的经历。一家某年招收了8500名本科毕业生的连锁汽车出租公司的招聘主管表示,实践经验的涵义很宽泛,可以是一份实习,一份兼职,或是“任何让学生见识真实世界的经历——越专业越好”。公司本身提供的实习项目是其雇员的一大重要来源。

  除了实践经验以外,雇主对大学毕业生的其他要求并不统一,而是取决于具体的企业和岗位。以学分绩为例,许多雇主对成绩不甚关心,而另一些企业比如通用电气,则以学分绩要求作为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屏障。再以专业背景为例,它们在大多数工科领域非常重要,而在其他领域比如销售行业,则相对无关紧要,雇主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一些关键技能或素质。在通用电气,沟通、诚信和抱负是企业对所有员工的核心基本要求。

  实习的悖论:实习的教育价值如何保证?

  尽管从长远看,大学学历的确能带给人们更高的回报,但在许多毕业生的职业起步阶段,实习才是最关键的。如何将实习经历纳入原本与之关系甚远的传统大学教育就成了值得思考的命题。

  教育学界对实习的潜在教育作用有着明确的认识。国家学生参与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的开创者乔治?库将实习与服务、国际交流、开放研究项目一道视为学生学习体验中的“高影响力活动”。本科学生经常在实习中面对高挑战度、高难度的复杂任务,实际工作经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不同情境中,形成迁移能力。与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不同观念的人们共事,也能使学生在自我反省与互相学习中收获到很多。

  实习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相对专业化的学科会将实习或类似活动作为培养方案的一部分。有些实习提供薪酬或学分,另一些两者都提供或都不提供。来自同一所学校相同专业去往相同企业实习的两个学生,有可能仅仅因为实习导师的差别而获得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习经历。这种多样性使得人们很难判断具体实习经历的教育价值,也很难量化学生的实习效果。于是,大学并不总能以合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实习经历。根据2011年一项覆盖300所学校约9000名学生的调查,将近一半通过实习获得学分的学生都必须就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所得向学校提交一篇论文或做一次展示(就像平常课程中要求的一样)。而宾夕法尼亚州弥赛亚学院实习中心的专家则认为,比起过分关注实习学分要求或成果汇报,学校更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在实习中思考。“思考才是实习质量的保证。”实习的悖论在于,即使是具备最完美教育指引的实习项目也不一定能保证学生的收获。

  高教动态 

  申请美国研究生项目的中国学生数突显下跌

  在连续7年高增长之后(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8%),今年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项目的中国学生数出人意料地下跌了5%。总体上,今年美国大学收到的研究生项目申请总数只上升了1%,是8年以来最小的增幅。这对面临国内学生申请数缩减的美国各研究生院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即使算上国际学生,它们的总体招生数量也已持续两年走低。鉴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而2012年参加GRE考试的中国学生人数更是增加了30%,对于申请美国研究生项目的中国学生数的减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同时,申请就读美国高中和大学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有所上升。

  大学排名备受争议却依旧增殖

  欧洲大学协会本月发布的《全球大学排名及其影响Ⅱ》报告指出,尽管争议不断,但各种试图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并号称具备新的实际用途的国际大学排名体系仍不断涌现。事实证明,对大学排名不断升温的批判并没有减少人们对排名的依赖。相反,大学排名继续越来多地成为制定机构甚至国家政策的依据。报告也持续关注了大学排名领域的几个“老大难”问题,包括排名对精英大学的偏好、对人文艺术学科和教学活动的轻视等。

  常青藤知名教授加盟教育改革实验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开拓者、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与社科学院原院长、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史蒂芬?科斯林宣布加盟由“喀嚓鱼”(Snapfish)网站董事长本·纳尔逊,哈佛大学原校长、美国原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及纽约新学院原院长、美国原参议员鲍勃?克里等共同筹备的“米纳瓦项目”(Minerva  Project)。科斯林认为,传统大学中存在妨碍改革的诸多定型体系,即使新近流行的网络课程也只是换一种方式延续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旧模式,而他在“米纳瓦项目”中看到了根本性改变的希望。该项目将于2015年秋正式招生,计划为学生提供线上与线下的奠基课程以培养其沟通和学习技能,并鼓励学生流转于项目的7个基地间(只有两个在美国本土)享受丰富的课外活动。

 

2013年06月17日 09:03:4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bat365在线平台新闻中心版权所有,bat365在线平台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